当前位置:首页>>检察业务>>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
【媒体聚焦】长丰检察: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让红色资源重绽光芒
时间:2025-06-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导语

红色资源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结着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近日,“铁军魂·江淮情·合肥红”抗战故地行采访团走入长丰,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听这群红色文化保护人讲述长丰大地的新四军故事。

2025年6月13日 合肥日报


2025年6月13日 合肥晚报


2025年6月13日 江淮晨报


又一个清晨,长丰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金勇带领团队赶往滁州来安,继续追寻淮西独立团的“红色足迹”。

一年多前,金勇的同事淘了本讲述长丰红色历史的小说,看得入迷,常拉着他一起讨论。那些故事,勾起了金勇关于杨效椿和淮西独立团的回忆,也激起了他重探那段历史的兴趣。

一年多来,金勇和他的团队充分利用“府检联动”机制,协同政府共同挖掘、保护长丰的红色文化,让那段历史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中。

近日,“铁军魂·江淮情·合肥红”抗战故地行采访团走入长丰,听这群红色文化保护人讲述长丰大地的新四军故事。

新四军淮西抗日中心在禹庙

长丰县罗塘乡禹庙村,一个小路口,矗立着一栋二层小楼,不甚起眼,却又是村民焦点所在。

80多年前,它曾是禹王庙,村名因其而得。

“这里就是淮西独立团武装抗日的活动中心。”金勇说。

简单的介绍,却凝聚着团队半年多的追寻。

金勇是长丰人,小时常听爷爷讲杨效椿打鬼子的故事,但他对淮西独立团的历史不是太了解。他们具体在哪里活动、做了些什么?金勇一直想探寻更多。

通过查阅地方史志和党史资料,那段红色历史逐渐清晰。

当时,整个寿东南地区壕沟纵横、碉堡林立,但就在日伪和顽军势力范围的交界处,有一南北长100多华里、宽三四十华里的狭长地带。这里,就是淮西地区,主要在今天的长丰境内。

1941年6月5日夜,新四军十八团政治处主任杨效椿,带着四连50多名官兵,从水家湖翻过淮南铁路,冲破日军封锁线,进入淮西。一粒火种,撒向了淮西大地!

在淮西,新四军坚决打击日伪顽,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认真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拥护和支持,抗日武装发展很快。

为了充分利用这大好的抗日形势,上级决定,将十八团四连扩编为淮西独立团。

1942年6月,淮西独立团宣布成立。

金勇和同事一直希望能找到团部所在。

“有部队就应该有指挥中心,找到它,才便于追溯纪念这支部队。”

从长丰到省、市档案馆,再到六安、淮南、寿县、来安……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金勇和同事们奔走于各地,在翻阅查找大量党史文献后,终于找到淮西独立团团长李国厚写的一篇回忆录,其中描述:“……以禹庙岗为中心的……”

“就是这儿了!”金勇和同事很兴奋。“历史拼图”的最后一块“碎片”拼上了!

成功开辟淮西抗日根据地

在确认淮西独立团团部的大半年时间里,金勇和同事还有个意外收获,发现了抗日民主政府——寿东南办事处的存在。

“1942年冬天,在禹庙岗,也就是今天的禹庙村,杨效椿等人建立了寿东南办事处,这是个临时性县级政权机构。当时,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基本是随军行动的。”金勇介绍。

随着不断查阅史料,他们还有更多发现:“在淮西的4年多时间,新四军在淮西6个区、30多个乡建立了民主政权和武装力量,创建了覆盖县、区、乡、村的四级政权。”

这些收获让金勇激动又振奋。“这意味着,新四军成功开辟了淮西抗日根据地,这块根据地隶属于淮南抗日根据地,是当时我党的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长丰竟有这么辉煌的历史!”

金勇介绍,寿东南办事处成立后,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筹办粮秣军需,并建立了工、农、商、学、青、妇等抗敌团体,依靠这些组织,进行抗税、抗捐、筹集粮款等斗争。

同时,寿东南办事处还开展了“增资运动”,对雇工、理发工人等增加工资,并进行减租、减税运动,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抗日热情。当地百姓踊跃缴纳公粮、参加民兵,积极支持配合新四军反击日伪军“扫荡”和反摩擦。

一年之后,在寿东南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了寿县抗日民主政府。政府一方面在军事上有力反击敌人“扫荡”,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大搞生产建设。由于寿东南大部分地区都是低洼地带,又毗邻瓦埠湖,政府把水利建设作为农业生产中心,大力挖塘、筑堤。

“当时,县委书记杨效椿和群众一起挑塘泥、栽秧和割麦子,在他的带领下,根据地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热潮,衣、食基本做到自给,有力克服了日伪顽封锁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经过深入地史料挖掘,金勇和同事了解到许多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其中,“红色中药铺”的故事令他们印象尤其深刻。

1942年8月,孙祝华奉命回老家开展地下活动。如何掩护革命活动?曾做过郎中的孙祝华思来想去,决定以行医为名,联系群众,探听敌人的消息。从左邻右舍、同族本家东拼西凑借了30元钱,孙祝华租了两间房子做店面,“红色中药铺”正式开业了。

中药铺生意越做越红火,革命活动经费得到基本解决。

接下来就是建立武装的问题。听说要组织抗日武装,团结抗日,乡亲们都很乐意参加。

就这样,依托中药铺,在当地,淮西根据地中共四区成立了,并建立了区队。接着,建立了四区的各乡民主政权。1948年冬,寿合县地区解放。

“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长丰农民戴广甫一家,为了掩护新四军安全转移,全部家产被敌人烧光。还有很多长丰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给新四军送信传递情报……”

随着深入了解,金勇对那段历史充满了敬意,他和同事都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烽火淮西”故事。

在长丰县人民政府与长丰县人民检察院的共同推动下,今年,长丰县形成了红色资源联席会议机制,集合宣传、党史研究、档案、文旅、退役军人事务等多部门,将共同统筹、协调、推动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长丰县《红色资源认定和保护办法》也即将出台,包括寿东南办事处、淮西独立团等在内的红色资源,都计划列入红色资源名录。

在罗塘乡,废弃多年的禹庙小学正在装修改造。不久后,寿东南办事处、淮西独立团主题红色展将在这里进行。

罗塘乡文化站也将红色故事写成动人诗篇,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

现在,金勇和团队还在继续追寻淮西独立团更多的足迹。